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,可谓“苦中求乐”之典范。他在《送东阳马生序》中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。其中的求学之苦,处处体现之。“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”,这是家庭条件之限制;“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……”这是无奈中的方法;“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曲伸,弗之怠。”这是个人求学的态度。至于“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谷中,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”的从师之路,更是苦不堪言了。
尽管宋濂的求学之路如此艰辛,但他仍然坚定地往前走。这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?家长的威逼?老师的严管?都不是!作者在文首的一句“余幼时即嗜学”就已经道出了其中的玄机,一个“嗜”字,淋漓地阐明了勤苦学习的思想前提——心中以为求学攻书是“应该做的事”,自然就有了“乐趣”,即使“吃苦”也乐在其中了。 说到“吃苦”,很多人,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就直摇头,常常把“苦”当作是地道的贬义词。其实,“苦”与“乐”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,关键在于心中的那份“信念”。所谓“信念”,实际上就是自己认为“对的方向”和“应该的事”。小孩子冒着大雪去“打雪仗”,手脚冻僵了,鼻子冻红了,是“苦”还是“乐”?对于孩子们来讲,肯定觉得“乐”,并且“乐”得开心。这种看似“苦”的差事,何以“乐”也?盖因心中认为“应该”或“有趣”罢了。 再看宋濂,“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”,为什么能“略无慕艳意”,因为“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”。作者“足乐”的是什么?学问!这其中的乐趣是远远超过“口体之奉”的。那些“学于太学”的“诸生”,将所有的优越条件集于一身,但是,“其业有不精、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”。